由于生产工艺上存在的差别,湿法、干法超细重钙在物理性能上存在较明显的区别。
(1)粉体颗粒形态。湿法超细重钙的粒形好,绝大多数表现为球形或近似球形(见图1),质量稳定。而干法生产的重钙多为不定型,很不规则,且颗粒棱角清晰(见图2)。
(2)粉体颗粒细度。湿法超细重钙一般90%—95%颗粒的粒径可达2μm,即6000目—7000目,而干法生产的重钙在最好的情况下只有6O%的粒子的粒度≤2μm。即2000目左右。且湿法加工时对材料的细度大小可调。
(3)粉体粒径分布。湿法超细重钙粒径分布窄,粒度均匀,一般集中在2μm以下,粒度分布曲线呈单峰形态;而干法生产的超细重钙的粒度分布曲线为双峰形,粒度分布较宽,且多分布在1.0~10μm的范围。
(4)粉体的水份。湿法超细重钙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干燥程序,水份一般控制在0.3%以下,但是干法生产的重钙水份无法控制,一般都在1%以上,因此改性过程中湿法超细重钙效果明显优于干法生产的,分散性、流动性好。
二、湿法超细活性重钙与干法活性重钙的性能比较
(1)湿法超细改性重钙细度小,其细度从1250目到7000目均易分散,比表积大颗粒表面包覆均匀;而干法改性重钙的粒度一般只能达到1250目左右,且颗粒表面改性难以包覆均匀。
(2)湿法超细改性重钙吸油值很低,100g湿法超细改性重钙的DOP吸油值一般在15~30g。干法生产的相同目数重钙的吸油值也高于湿法超细改性重钙。因此,在塑料加工中,用了湿法超细改性重钙可明显减少载体树脂以及增塑剂、润滑剂等助剂的用量。或者直接加大湿法超细改性重钙的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3)颗粒形态不同.湿法超细重钙为球形或近似球形,加工流动性能好,对机械磨耗小。干法加工的重钙形状多为不定型,菱角多,对机械的磨损大;因此,作为塑料、橡胶等填料.湿法超细重钙的加工流动性明显优于干法.即使湿法超细重钙以较大比例添加时塑料仍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4)湿法超细研磨的重钙在填充时使用比例大,其产品表面光泽度强。强度硬度都增加,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三超细重钙的应用
我国碳酸钙微粉粒度大于1250目得约占粉体总量得12%,其中经表面改性的不足10%。普通重钙生产量趋于饱和,而高品质超细重钙远不能满足高档造纸、塑料、涂料等领域的需求,每年只有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要。由于产品品质高、质量稳定,受到了国内企业的青睐,所以高品质重钙对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四湿法超细重钙复合改性工艺
湿法超细重质碳酸钙复合改性生产工艺线路,如图

湿法超细重钙改性生产工艺流程图
湿法超细重钙复合改性生产工艺改性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湿法超细研磨浆料时加入改性剂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表面改性并干燥粉碎,生产出超细改性重钙;第二步则在高速捏合机中加入超细改性重钙及1种以上高分子改性材料(添加的高分子改性材料根据用途不同而不同)进行复合改性,最终生产出经复合改性的超细改性重钙。
这种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1)湿法改性工艺有利于产品的分散及粒径还原.经干燥粉碎后.其细度仍接近超细研磨浆料的细度,且分散性好。
(2)湿法改性工艺有利于碳酸钙颗粒的均匀包覆.表面活化率可达98%以上,并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3)由于湿法改性具有包覆均匀、颗粒分散性好的优点,复合改性时不会产生颗粒团聚现象,为产品在塑料加工中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优良条件